雖然俄羅斯和中國政治關係密切,但面對中國竊密舉動,俄羅斯當局仍是毫不手軟。近日一名俄羅斯科學家盧卡寧(Alexander Lukanin)被發現洩露機密給中國,遭到俄國相關單位揭發並逮捕,他位於托木斯克(Tomsk)的住處也遭到俄國安全部門的特勤人員搜查。
綜合外媒報導,64歲俄羅斯科學家盧卡寧(Alexander Lukanin)曾在托木斯克理工大學教書,並於退休後前往中國瀋陽某所大學的實驗室進行高壓電源、斷裂力學等相關工作。
盧卡寧29日他從中國返回俄羅斯,便遭到俄國國安單位突襲拘留,其住所也被俄羅斯聯邦安全局(FSB)進行全面搜查。
若按照俄羅斯相關法令,非法轉交科學技術給他國,最高可能面臨3年徒刑,而若牽扯到國家機密,便可能被指控涉及《叛國罪》,將會被判處12到20年的重刑。
數月來第二宗諜案 俄中你來我往不手軟
這是最近以來第二宗俄羅斯科學家涉嫌向中國轉交科技情報,被指控犯下叛國罪的案件。在6月份,來自聖彼得堡的研究北極的學者米季科也因為類似的嫌疑罪被捕。 70多歲的米季科曾多年在蘇聯海軍中服役,擁有海軍上校軍銜。
俄羅斯安全部門指控米季科接受中國下達的間諜任務,為中國從事科技情報收集。他在2017年到2018年去中國旅行時,向中國提供了海軍聲納技術,以及尋找水下潛艇方面的技術情報。
目前外界都認為俄羅斯與中國關係在不斷走近,但在這一背景下,俄羅斯對中國的防備心態卻絲毫沒有減弱,而中國針對俄羅斯的相關情報收集也毫不手軟且日趨活躍,俄羅斯科學家接二連三不斷被捕,顯示了俄中關係的特殊性。
時事評論人士尼科里斯基認為,儘管克里姆林宮周圍的一些權貴階層在與中國的合作中獲利豐厚,但俄羅斯仍把中國視作威脅,俄羅斯社會中對中國一直存在著反感情緒,特別是中國試圖獲得俄羅斯先進科技而不折手段,因此很難改變俄羅斯社會中對中國的負面看法。
尼科里斯基:“不管怎樣渲染和宣傳俄中關係如何密切,這都沒法改變和影響這股對中國的反感和戒備心態。官媒記者所寫的宣傳材料也無濟於事,更何況如果仔細研究的話,那些官媒記者所寫的有關宣傳文章也並不多。”
尼科里斯基說,與西方交惡後,在俄羅斯反而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中國試圖更多佔俄羅斯的便宜,相信俄中兩國為了達到某個目標應該更密切合作的人正在減少。
資料網友提供,貼文只供back up用途
來源:網路資料
聲明:以上資料轉載自網絡,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