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陽江國家糧食儲備中轉庫,近日被踢爆混入2500多噸鎘超標稻穀,時間長達2至3年。根據中國法院判決書顯示,共有4人涉案,分別被判處1年至5年徒刑。對此,中國民眾相當不滿,認為處罰根本過輕,到時候保外就醫、獄中表現良好提早出獄,這件事就「相忘於江湖」。
根據中國法院判決書顯示,在2017年至2018年期間,4名被告多次購入湖南攸縣的鎘超標稻穀,並將其運送至廣東陽江市東城國家糧食儲備中轉庫。兩年間,被告共向廣東陽江市東城國家糧食儲備中轉庫運送了上萬噸稻穀,其中大約2597噸鎘超標。法院以「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對4人處以1年至5年徒刑。消息被媒體揭露後,有許多中國網友感嘆「處罰輕了吧?」、「人間地獄,在正常人眼中的重罪基本輕判,輕罪基本重判。」、「保外就醫,獄內表現良好減刑提前出院,相忘於江湖」。
除了鎘超標稻穀,中國今年4月也爆出鎘超標毒大米事件,涉及7家湖南省益陽市的企業。該事件曝光後,已經有大量毒大米製成米腺流向雲南等多地,剩餘的鎘超標毒大米數量大約為99.42噸。根據醫學界專家的警告,長期食用鎘含量高的食物,可能損害腎臟。
中國在此之前也有類似案例,2013年廣東也爆發鎘米事件,當地官員竟稱「鎘超標稻米並不是毒稻米,吃個一兩年沒問題」;今年4月份,湖南省也爆出毒米事件,但事件曝光時,一部分毒米已流向雲南省等地,剩餘被查獲的鎘超標毒米還有約99公噸。
案件審判時,法院認為案中4名被告無視國家法律,銷售重金屬鎘超標的不合格稻穀,遂以銷售不符合安全標準的食品罪將4人判刑。
香港的消委會曾在2013年發現,市面出售的3款食米鎘含量超標,事件轉交食安中心處理。根據香港《食物攙雜(金屬雜質含量)規例》的規定,食米的鎘最高准許含量是每公斤0.1毫克,有專家認為,透過飲食令人出現急性鎘中毒的可能性不大,但長期吃下鎘含量高的食物,仍有可能損害腎臟。
資料網友提供,貼文只供back up用途
來源:網路資料
聲明:以上資料轉載自網絡,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