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表示,目前本港仍處於第三波疫情,如果不對高危控制點做好針對性預防措施,冬天隨時有過萬人感染新型肺炎,並有過千人死亡。
袁國勇在一個電台節目表示,食肆、酒吧、街市、院舍和教會等高危點需要做好控制,防止病毒在社區擴散,但他發現,政府提出的防疫措施,落實方面有問題,例如早前曾到蘭桂坊視察,酒吧基本上沒有執行每桌人數限制、「執枱專員」等措施,顧客行來行去、除口罩後大聲説話等,都容易將病毒散播至社區,社會需要齊心協力,減少感染和死亡人數,直到9至12個月後出現疫苗,才能打完仗。
袁國勇表示,本港一直以來的病毒檢測方向和焦點並不正確,舉例指全民檢測有逾178萬名市民參與,只找到32名確診患者,但政府門診和私家醫生派樽檢測,每一萬人分別找到46和84名患者,反映資源放在錯的地方,如果市民有輕微病徵就要到政府門診或者私家醫生檢測,效果比大型檢測更好,當局應該在這方面增加資源。
全港七百多萬人中,估計約一百多名新冠肺炎隱性帶病毒者。
袁國勇:全民檢測須配合停工停課及隔離檢疫
被問到早前普及社區檢測是否意義不大,是否不建議當局再做一次,身兼政府專家顧問的袁國勇在一個電台節目後示,全民檢測並非沒有意義,但須在幾天內完成,並停止上班上學,以及做好隔離檢疫才有效,而香港難以做到。
袁國勇說,如果疫情繼續加劇,無可避免要收緊食肆和酒吧等防疫措施,現時亦要開始討論強制檢測的問題,他指很多病人擔心檢測呈陽性,家人都需要隔離,因此未必肯去檢測,很多私家醫生亦未必花時間,為每一個輕微病徵的人檢測,造成本港防疫很大漏洞。他說,如果很多人不肯接受檢測,令疫情有反彈,相信社會普遍會支持強制檢測。
資料網友提供,貼文只供back up用途
來源:網路資料
聲明:以上資料轉載自網絡,僅供參考。